close

南省,簡稱雲或滇,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西南部邊疆地區的一個省份,省會昆明。雲南是人類重要的發祥地之一,生活在距今170萬年前的雲南元謀猿人,是迄今為止發現的中國乃至亞洲最早的人類。戰國時期,這裡是滇族部落的生息之地。 雲南省總面積約39萬平方千米,占全國面積4.11%,在全國各省級行政區中面積排名第8。總人口4596萬(2010年),占全國人口3.35%,排名第12名。與雲南省相鄰的省區有四川、貴州、廣西、西藏,雲南省與三個國家相鄰:緬甸、寮國和越南。北回歸線從該省南部橫穿而過。

前3世紀,楚國大將莊蹻進入滇池地區,建立滇國。前221年,秦始皇統一六國,在雲南東北部設立郡縣,並開五尺道自今曲靖聯繫內地。前109年,漢武帝派將軍郭昌入滇征服西南夷,設立益州郡和24個縣,郡治滇池縣(今晉寧),開闢通往緬甸和印度的商道,又派唐蒙修復擴建五尺道,更名為「西南夷道」。漢朝征服西南夷時,發現當地有來自「身毒」的商人(今日巴基斯坦信德省在梵語中稱為「Sindhu」。[1]三國時期,雲南地區稱為「南中」。225年,蜀漢丞相諸葛亮率大軍降服「南中」大王孟獲。 320年代,爨氏入滇,爨琛在昆川(今晉寧)稱王,爨氏統治維持400年。 中唐[編輯] 隋末,中原大亂,而巴蜀滇等西南地方的經濟和社會相對穩定。 公元621年,唐朝於雲南境內設置姚州地方行政區,664年設置姚州都督府。公元七世紀,大約在大唐帝國興起的同時,洱海地區出現了六個處於原始社會階段而互不相統一的民族部落,稱為「六詔」。分別是蒙舍詔、越析詔、鄧賧詔、施浪詔、浪穹詔、蒙嶲詔,「詔」為夷語, 有漢語「王」或「首領」之意。 公元738年,洱海地區的蒙舍詔部落酋長皮羅閣在中央勢力的幫助下,兼併其他五詔,建立南詔國,被唐朝封為雲南王。次年建都太和城(今大理市)。六詔中源於今大理州巍山縣的蒙舍詔得到唐王朝的支持,統一了其他五詔。因其位於六詔的最南面,故稱為南詔。南詔最早的都城位於今巍山縣,在這裡發現的磚瓦等建築構件,說明了南詔從開始就與中原文化有著密不可分的聯繫。 公元739年,南詔遷都太和城,即今大理市。南詔建立後,不斷向四面擴張,748年滅唐朝滇東的爨氏土司勢力,其鼎盛時期曾控制了東至雲南曲靖地區,東南達越南北部,西南直達今緬甸曼德勒,北以大渡河為界,東北抵達今貴州遵義一帶的廣大區域。不過直至750年,南詔才從唐朝奪取了雲南大部分地區的控制權,期間乃不斷要求唐朝政府復置姚州都督府(今雲南省姚安縣)。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iqicho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