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是香港各博物館的列表。截至2016年9月為止,香港共有約60所博物館。 根據國際博物館協會的定義,博物館是「一所永久性和開放給公眾的非牟利機構,目的在於服務社會和促進社會發展,負責蒐集、保存、研究、傳播與展示人類及其環境有關的實証,供研究、教育及觀賞之用」。[1][2] 故此,所有符合以上博物館定義的香港文博機構,皆會收錄在此列表內。 此列表包括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的博物館、香港其他政府部門及公營機構轄下的博物館、教育機構及非牟利團體轄下的博物館、私營及其他組織轄下的博物館,以及已關閉的博物館。此列表並不包括籌建或規劃中的新博物館。此列表會列出博物館的名稱、相片(如有)、啟用日期、關閉日期(如有)、管理機構(不包括「康樂及文化事務署轄下博物館」一節)、所在位置以及入場收費。其中「相片」一欄所列出的是博物館建築物的外貌,如果博物館沒有自有建築物,會以博物館所在的建築物外貌相片代替。另外,此列表中會以 淺灰色背景代表設有入場收費的博物館,其所有入場門票價格均以港元計算。

香港博物館的發展可以追溯到於1869年6月28日啟用,設於舊香港大會堂內的舊大會堂博物院。舊大會堂博物院是香港第一所,亦是當時香港唯一一所符合現代博物館定義的博物館,主要收藏圖書,以及一些動植物的標本等等。該博物院經營70多年,直至1947年舊香港大會堂完全拆卸的結束,香港博物館的服務因此而停止了十年。[1][3] 直至1957年李鄭屋漢墓展覽廳(今李鄭屋漢墓博物館)的開放,香港博物館服務發展才得以延續。1962年3月2日大會堂美術博物館(今香港藝術館)的開幕,亦標誌著博物館服務萌芽再生。同時,香港民間的博物館服務亦隨著1953年香港大學馮平山博物館(今香港大學美術博物館)落成啟用而開始。[4] 往後幾十年,政府在發展博物館服務上積極進取。其他教育機構、非牟利組織亦於1970年代開始相繼設立博物館。至此,香港的博物館數目不斷增加。1980年代開始,市政局為推動文物古蹟保育,令市民更能重視香港歷史,以歷史建築及法定古蹟改建而成的博物館先後落成。1990年代期間,市政局及區域市政局亦開展多間不同特色主題的博物館,令市民增廣見聞。[1] 2000年1月1日,市政局及區域市政局解散,其轄下博物館由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全數接管。2001年開始,為響應國際博物館協會的國際博物館日及推廣香港博物館的活動和服務,康樂及文化事務署會聯同其他政府機構博物館以及一些民間博物館,於每年5月中旬舉辦「香港國際博物館日」。[5] 2000年代初期開始,更多政府機構及私人企業先後開設自己的博物館及展覽館,令香港博物館服務的發展開始蓬勃起來。而近期新開設的博物館,很多都是小型的,當中有部份在社區內開設,更有些小型的博物館是設於工廠大廈或者商場舖位之內。現時香港大部份博物館對公眾開放,有些規模較大的會收取入場費(通常星期三免費入場),有些博物館是永久免費開放的。[6] 香港博物館服務不斷推陳出新,並不斷進步。現時除了繼續推行蒐藏、研究及展覽工作之外,還開始進行教育工作,以吸引更多市民及遊客參觀。[4]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qiqichoi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